□保定晚报记者 邱恩宇 刘佳
清晨的五公里跑操,开启队员们新的一天。
站在满城区大册营镇六盘山脚下举目远眺,漫山青翠间时常可以望到一抹“橙”。那是一支由十几名森林草原消防队员组成的巡护小队,日常训练的同时排查消除林间起火隐患。
(资料图片)
35岁的曹渤是此次上山队员之一。他皮肤黝黑,身形算不上魁梧,可50多斤的消防水带却背得稳当,登山步履稳健。在加入市森防支队直属机动大队的3年时间里,这条总长度约7公里的山路已记不清走过多少遍。
“和城市消防不同,山野林间才是我们的主战场。所以队员们每周都要分组上山实训,既提升体能素质,也砺炼实战技能。上山下山的小路,都是大家一脚一脚踏出来的。”曹渤说。
进山路沿途荆棘丛生。
今天的实训科目是“以水灭火”,队员们背负的水带正是为此准备。在海拔高度约260米的林场山坡上,模拟设置了两处起火点位。而高压水泵消防车只能抵达山脚,想把“山火”浇灭,需要靠队员们将一盘盘30米长的水带背上山、接起来,架起一条供水线,引水上山。
到达模拟点位,以水灭火。
山路荆棘丛生,坡陡路滑。曹渤和队友们虽是负重前行,但配合默契、行动迅速。十几分钟后,他们冲到了第一处模拟起火点附近。
“水带架设完毕,可以实施灭火,请水车供水!”
随着对讲机里指令确认,消防车加压供水,山坡上一道“水龙”腾起,“火情”得到有效控制。队员们快速收整,奔赴下一处目标火点。
“森林草原防灭火是森防队员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们平时练得最多、最苦的,用可预见的训练应对不可预知的火情。”大队长徐思厚说,“而立足‘全灾种、大应急’使命要求,遇到洪涝、地质灾害、事故灾难等救援任务同样需要我们参加。因此队员们的训练内容,也在向现代化综合救援方向转变。”
在徐思厚的引领下,记者观摩了一节“交通事故破拆救援技术”训练课。课程现场模拟一场严重交通事故,面包车车身变形无法正常开门,司机受伤严重动弹不得。由一名指挥员、两名破拆员、一名医疗员和一名安全员组成的紧急救援小组即将展开施救。
“同志,请保持镇定,我们马上救你出来!”
随着指挥员一声指令,安全员迅速检查现场环境、车辆受损和伤员情况;破拆员稳固车辆、准备工具;医疗员携带颈椎保护托、半身脊柱板、担架等医疗器械,随时准备施救。
“周围环境安全,车辆未漏油;车上只有司机一人,受伤无法行动;车门无法打开,需要破拆!”
准备进行车门拆除,开启生命救援通道。
破窗锤砸开后车窗,医疗员进入车内。先用颈椎保护托对伤员颈椎进行固定,再用半身脊柱板对脊椎、腰椎加以保护,以免伤员二次受伤。同时,两名破拆员争分夺秒,利用剪扩钳、扩张钳等工具对车门进行快速拆除,打通救援通道。几人配合将伤员轻轻移上担架,缓缓从车内抬出,随即快速撤离送往救护车上,一场交通事故破拆急救圆满结束。
小队集结,准备上山实训。
教室学理论,操场练技能,上山强本领,时刻准备着,这就是森防队员的日常。不论灭火还是救援,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娴熟的业务技术和战术技巧。而这些能力的养成,只能依靠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训练。“我们没有上下班,也没有节假日,准军事化管理,24小时待命。”
“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守护全市森林草原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太行山生态安全屏障,是我们森林草原消防铁军的职责和使命。”徐思厚说。
(本文图片均由邱恩宇、刘佳摄)
■记者手记
以练为战,以战促训。森林消防队员们日复一日重复着看似枯燥的训练科目,为的是在面对不可预知的火情时可以做到从容应对,更是为了能在抢险救援时筑起一道坚实屏障,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岁月静好,青山无恙,是因有他们肩负职责使命闻令而动、逆向而行。眼下清明将至,风大干燥,山林草地里的一点火星都可能触发火情,而野外用火和祭祀烧纸更是引发森林大火的重要原因之一。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为了守护山峦如翠的美丽保定,希望我们在踏青出游时,不要吸烟、乱扔烟头等火种,也不要在山林里野炊、烧烤。同时,以低碳、安全、绿色的祭扫方式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让清明节更“清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