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晚报记者 苏兰生 田莉
通讯员 葛晓笛 王迎
【资料图】
太行山绵延八百里,到河北称为北太行,而到了保定叫太行北段。
北段太行,尽显雄壮磅礴之势,记有多少跌宕起伏的历史,藏着多少美丽和神秘。
60多年前,一支地勘队伍移驻保定,开始从不止步地游走这段山脉,年复一年登上嵯峨的群峰,攀爬陡直的峭壁,跨越逼仄的深谷,将汗水融入一座城市的激情奋进场景中,为平安和幸福保定不断奉献着地质智慧、地质力量。这就是河北省地质工程勘查院的科技工作者们。5月16日,走进这家单位大门,听到一则则励人、动人故事。
地质灾害调查:
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有一座山,如今叫作神仙山,古称北岳恒山。从阜平县到涞源县,一条路陡弯急的南北向公路从这座山前穿过。省工勘院技术人员说,这条路两侧延伸成一条危岩带。
诸如此类地灾隐患,已及时得到治理。而隐患查明,全靠地质工作者的双脚一步步勘查。在该中心,有33盒宝贵的地灾风险调查资料,每盒厚达10厘米。这是该院地质技术人员从2021年开始,用1年多时间调查阜平县、涞水县、满城区、徐水区,摸清的地灾隐患底数。
仅在阜平县,技术人员就走遍全部13个乡镇、250多个村的角角落落,还有境内所有高山峡谷,在2496平方公里范围内排查出191处灾害点。凡是可能有人活动的地方,此单位的地质工作者都进行了调查。
保定境内最高的山叫做歪头山,当地村民没有谁想爬上山顶。但是,省工勘院的技术人员多次攀至顶峰。因为,这儿会有观光者前来,需要查明地灾隐患。
在这一轮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中,查明涞水县风险点129处、满城区30处、徐水区7处。这些风险点,是最多时80多名地质工作者,从身穿羽绒服到半袖衫、从漫天风雪到鸟语花香,在山野中日均至少行走3万步调查出来的。哪里雪后最难走,哪座山最难爬,这些地质工作者都很清楚。
在省工勘院,流传一则“七朵金花”的故事,是7名女性青年地质工作者参加地灾风险调查的往事。
按自然资源部和财政部的首次全国普查地灾防治要求,2022年底前河北省要完成32个重点山区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阜平县是全省调查重点,省工勘院承担此项任务,开始了省内规模最大,重点调查区2028.32平方公里、一般调查区467.68平方公里和斜坡(沟谷)单元2503个的地灾调查工作。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应急地灾调查。到年底,“七朵金花”巾帼不让须眉,每个节日和假期,她们都坚持在野外一线,与项目组其他成员栉风沐雨,完成了调查范围内各种地灾详细报告。
地灾调查涉及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危岩等种类,还有地灾点的威胁范围内人员、财产等情况。省工勘院地质人员查明这些情况后,还要制定避险区、逃生路线等措施。
在这之前的2012年,保定7·21特大洪涝灾害;以及2016年7月,保定西部山区大暴雨,该院地质工作者都进行了应急勘查设计和易地搬迁调查。而每年3月份开始,这支地灾应急“保安”队伍都要排查和检查在册灾害点、核销灾害点、治理灾害点的情况,在主汛期又到各县驻点,为排险提供现场技术指导。
他们,用一双双专业的慧眼守护安全,看好群众门前那座山、那条路、那道河。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地质技术服务乡村振兴
地质勘探多是游走山野,但今天也“扎根”保定平原地区的肥沃土壤。
脚下的土壤,为农作物提供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近些年,这家地勘单位科技人员反复“抓土”,调查分析土壤微量元素,指导农村播种“数字土地”。
2018年,省工勘院开展了顺平县、曲阳县、阜平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调查面积约525平方公里,采集了大量土壤样品、农作物及根系土样品。通过调查,查明调查区内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摸清了土壤的养分状况、重金属污染状况,提出了3个县特色农产品种植区建设规划及开发利用建议。
该院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地质技术人员在3个县调查发现绿色优质耕园地达到66.95万亩、富锌耕园地面积38.14万亩。在顺平县,调查区内41.66%的小麦样品、26.4%桃样品达到富硒指标。在曲阳县,调查发现岗北村、涧磁村富硒土壤面积达到2190亩。
这样,一个个现代农业园区,第一次有了天然富硒地块地球化学数据;一片片富硒地,又成了种植增值、充满期待的田野。
在省工勘院,也流传着“土地上的金花”故事。2022年春节临近的时候,一名女技术员仍在寒风刺骨的原野,白天从事土地质量调查,夜晚在驻地整理调查数据和撰写技术报告。
她叫郭媛。取一捧泥土,科学分析其中成分,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农产品开发建议和方案,这是她土地“营养”调查的工作内容。虽然,工作环境如此,但也有不同以往的感受。“以前,不知道保定有这么多特产。”她说,“我从2018年开始接触农业化探,从立项、设计,到野外验收和报告编写,这一套流程下来,认识了好多农产品呢!”
通过分析农产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蔗糖、总酸、重金属含量等多项指标,为科学种植施肥提出建议,可以提升果实品质。同时,分析土壤中养分含量,可避免施用多余肥料,直接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
身出农家,在高校学习专业知识后重回田野,用掌握的专业技术回报土地,是省工勘院很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经历。
调查土地养分,促进了富硒富锌农业、绿色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融合发展,助力农产品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为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和乡村振兴服务。
地学科普:
为大众讲述地球科学的魅力
71年前,一曲豪迈的《勘探队员之歌》唱响祖国大地,激起万千青年投身地质事业的热情。
歌曲启智。伴着嘹亮歌声,今天这支地质队伍在用深厚地学知识,不断向人讲述地球的故事。
每年3月,该院志愿者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进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讲解百姓关注的节水用水问题。
每逢4月的“世界地球日”,该院又联系科技组织和高校,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地球科学科普活动,带领人们探索地球深处奥秘,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赖以生存的家园。
近些年,该院多次向各类学校、多个社区赠送《岩石的奥秘》、《地质灾害应急科普知识》地学科普光盘和地学科普宣传页,不仅将地球知识“送”出去,还将无数地球“探秘者”请进来。
5月17日,省工勘院化身“地质科普园”,吸引多所中小学学生前来“解密”。园内大型硅化木化石标本,来自马达加斯加的海螺化石,色彩丰富的粉晶芙蓉球、石墨矿、赤铁矿……这些最古老的石头、最遥远的石头、最接地气的石头,在有限的空间里,纷纷向学生们诠释着地球的无限魅力。寓教于乐的地学科普讲解,浸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并播撒下热爱地球、热爱科学的种子。
小学生走进院部大院参观岩石。
除了丰富的科普宣传活动,该院志愿者还走进顺平县杨家台村首汽燎原小学,为大山中的孩子们带去一场“踏寻地质之美——寻找矿物彩虹之旅”的精彩讲座。小学生不仅欣赏了各种颜色的宝石,并且听取从原石到熠熠发光宝石的变化过程。
省工勘院岩矿测试技术人员还在试验台前,通过“不一样的水”“变化莫测的铁”等趣味小实验,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将地学科普融入生活。
科普宣传的脚步,紧跟地质技术人员丈量的步伐。自2021年以来,该院被授予“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河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试点城市(保定)科技人才先锋榜”等荣誉称号。
这支地质队伍,70多年前在内蒙古茫茫戈壁找到稀土矿;60多年前移驻保定,探明一座座矿山。今天,他们在保定大地正续写科技服务新篇章。
(本文图片均由王迎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