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晚报讯(记者王艳娇)2022年,保定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7527件,年增量19%,知识产权的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取得长足进步,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成效明显。
4月25日,保定市召开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管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介绍保定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资料图)
据介绍,保定作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协同发展为引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改革,向高水平打造保护最严、创造最活、生态最优的知识产权强市阔步迈进。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围绕“医车电数游”等重点产业,建设创新平台,积极布局新赛道,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打造创新生态,汇聚资金政策,加快创新转型步伐,为保定经济的腾飞换上了新的引擎,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8年位列全省第一。
据市市场监管局介绍,2022年全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7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19件,有效注册商标总数18.5万件,创新主体备案企业825家,创新创造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汇聚京津冀数十所高校1000余项知识产权成果,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北京研发、保定转化,雄安创新、保定先行”新格局逐步显现。
一大批高质量专利的应用,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全市实施专利导航项目5项,59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体系认证,14家企业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长城坦克300汽车外观专利进入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外观金奖公示阶段。截至目前,全市已获得国家专利金奖4项,首届省专利奖8项。
国家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一种,也是地方特色产业的 “金名片”。保定市共有地理标志产品9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3件。市委、市政府把地理标志作为促进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从地理标志商标建设、培育和保护入手,着力挖掘一批具有区域特色、产业特色的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如清苑熏香、阜平大枣、涞水麻核桃等。2021年涞水麻核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创建,随着保护体系的日趋完善和运用能力的不断提升,目前,涞水麻核桃种植已形成年产值10亿元,涉及种植、雕刻、电商等领域的全产业链条。全市地理标志用标率78.2%,用标覆盖率同比增长300%。
推动“知产”变“资产”,不断强化金融创新。以市场主体全要素一站式服务为发力点,构建知识产权融贷投评“一体化”服务模式,2022年保定市促成46家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89亿元。完成全省首单专利开放许可,328项发明专利获得省专利资助。培育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7家,省品牌服务和培育机构4家,建成省知识产权试点学校4所,保定市知识产权志愿者联盟入选全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2022年,省委省政府对各设区市知识产权工作考核评价,保定获得优秀等次。
近年来,保定市不断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仲裁调解、维权援助、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有效衔接的大保护机制;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08件;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挂牌,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搭建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平台。
全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这个主题,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持续推进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保定中院通过对特色产业进行走访调研,切实了解企业需求及困境,量身打造一企一策的定制化司法服务,通过诉调对接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行业协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各自职能优势,将审判与调解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促使纠纷便捷、高效地解决,利用知识产权平台提升优化营商环境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2023年,保定市将着力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与服务,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努力创造新时代知识产权新业绩,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答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