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0时30分开始,保定市区机关、学校、企业等齐齐熄灯,关汉卿大剧院、直隶总督署、中关村创新中心等市区主要地标建筑的彩灯也悄然熄灭。当天是第17个“地球一小时”活动日,多年来,保定市一直是“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深入践行低碳节能理念。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于2007年向全球发起的一项全球性活动,2009年引入保定市。该活动提倡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时30分开始,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自愿自发参加,关上不必要的照明和耗电产品一个小时来表明对自然保护的关切和对环保的支持。今年,该活动的主题是“为地球献出一小时Give an Hour for Earth”。
(资料图)
当天20点30分,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霓虹灯全部熄灭,机关、学校和部分小区居民共同参与,为气候逐渐变暖的地球“降温”。在万博广场,市民李超告诉记者,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很有意义,环保从自己做起,不仅能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还能给孩子做出榜样。不仅要关闭一小时灯,还要一周少开一天车等,让更多的低碳环保行为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并持之以恒。
近年来,保定作为正在打造中的绿色低碳城市,始终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引领,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明确提出打造“碳中和产业之都”的发展定位。
“看到关汉卿大剧院等地的灯一下子熄灭了,对我很有触动。地球只有一个,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人人有责。”家住上东区小区的董艳深有感触地说。
当天晚上,在电谷国际酒店,第13届“地球一小时”活动成功举办,活动通过绿色骑行、零碳绘画、熄灯一小时等多种方式,把绿色健康与低碳环保的意识零距离传递给公众,助力形成保定“双碳”发展新风尚。
活动现场,通过开展儿童文艺表演、回收手提袋DIY、彩绘“心中的地球”等互动环节,向市民传递绿色环保理念。参加活动的市民共同点亮象征着“为地球献出一小时”主题的“60”造型立牌。“致力于健康乐活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成为美好生活的引领者”“为地球减负,为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响亮的宣誓声在夜空久久回荡。
在植物园,夜幕降临后,一群自然爱好者拿着手机捕捉早春植物在昏暗夜色中栖息的姿态。“第一次带孩子在夜间观察大自然,没想到远离都市光线,夜色下的花草也有不一样的美。”市民张彤阳说。
当天晚上,市内的一些大型商场在醒目位置张贴了“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倡议。不少商场外的装饰灯逐渐调暗或关闭,一些宾馆大堂的照明熄灭,餐厅里的灯光将被浪漫的烛光取代。
保护地球,不只“一小时”。为保护环境,积极引导垃圾分类,一些小区也推出一些接地气的小“妙招”。“我们引导居民把果皮垃圾制作成环保酵素,就地减量处理了部分餐厨垃圾,还种出了有机无公害的蔬菜花草,一举多得。”卓雅社区工作人员贾艳军说。
如今,“地球一小时”在保定早已不只是简单的“熄灯一小时”活动,而是意在激发人们关于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从关注空气污染到呼吁减少塑料,引导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为环保做出改变。
“‘地球一小时’虽然只有短短的60分钟,但它的意义远在60分钟之外。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重视环境保护,爱护地球家园。”市生态环境局科宣处负责人吕子建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