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秋意浓。涞水县拒马河沿岸,野花、野草和树木犹如彩色画布,在大地上伸向远方。河里的白鹭、鸳鸯、黑鹳扑棱着翅膀,或在河中觅食,或于低空盘旋。蓝天、白云、碧水,还有层林尽染的大山,嬉戏其间的大自然精灵,在天地间铺陈出一幅如画美景。
在拒马河畔,这般生动的美景,曾经一度很难看到。如今的涞水县,奔腾的拒马河从过去的垃圾遍布到生态多样性逐步呈现,两岸群山从尾矿污染耕地到得到有效治理管控,头顶上曾经雾霾笼罩的天空再次被擦亮,变换的是生态环境一天天向好,看见的是游客幸福的笑脸,得到的是造福子孙的碧水蓝天。
“这几年,拒马河的水越来越清澈了,可以说是水草肥美鱼儿多。”土生土长的涞水当地摄影爱好者许增利说,“如今,常驻拒马河的鸟类有黑鹳、白鹳、苍鹭、绿头鸭,在此越冬的鸟类有鸳鸯、秋沙鸭、天鹅,迁徙中临时休整的鸟类有赤麻鸭、凤头麦鸡、针尾鸭。一些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在这里停留时间越来越长,甚至在这筑了窝安了家,这得益于拒马河水质的改变,让鸟儿有了更加舒适的环境和更为充足的食物。”
(资料图片)
今年3月,许增利曾先后两次在拒马河拍摄到有着“生态试纸”之称的中华秋沙鸭。他告诉记者,由于中华秋沙鸭对栖息地水质和生态要求十分严苛,拒马河的水生态品质之优,由此足以得到印证。
改善水生态环境,就必须做好污水的源头治理。野三坡雅净污水有限公司内,几个污水处理池正在一刻不停地工作着,污水经过处理装置的“加工”流入下一道工序,最后再经无害化处理,水质便可达到三类甚至二类水标准。这样的水,才被允许排入拒马河中。
与雅净污水有限公司相隔一条百里峡大道,三坡镇松树口村的村民生活污水处理站就显得“小巧”得多。“我们是个旅游村,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以前,村里的生活污水没处去,只能排放到自家的化粪池里,隔一段时间就得清理一次,不止是花钱多,到了夏天味道很大,雨季清理不及时还会溢到河里。自从县生态环境分局给我们建了这个污水处理站,村里的生活污水终于有了个好去处。”松树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涛告诉记者。
村前的河水清了,村庄的环境美了。作为一项城镇基础设施,松树口村污水处理工程有效改善当地的水环境状况,处理站服务范围内的水污染物得到有效削减,极大促进了拒马河水质改善。松树口村由此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排放难题,成为涞水县采用建站模式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一个缩影,也为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目前,涞水县城镇(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管网已经实现了覆盖到村庄。针对距离城镇较远、人口密集的村庄,该县采取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实现达标后绿化回用的办法,对居住较分散、地形地貌复杂、人口较少的村庄,则采取黑水治理、灰水原位消纳治理模式,优先就地就近实现农业利用。据统计,该县284个行政村,12个村已经接入城镇管网,15个村建设了小型污水处理站,138个村已落实大三格+改厕措施,其余119个村全部实现了有效管控,总体治理率达到58%,已提前完成保定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2025年达到45%的任务目标。
为打好碧水保卫战,进一步巩固拓展白洋淀上游流域河流断面水质改善成果,市生态环境局涞水县分局全力做好入京河流水质安全、入白洋淀上游河流断面水质达标保障工作。如今,涞水县拒马河大沙地断面上游河流岸线自然生态缓冲带建设项目已初具雏形,建成后将形成约6公里河湖生态缓冲带,实现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确保不让一滴污水进京入淀。
还青山绿水一片蓝,是涞水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向全县35万父老乡亲作出的郑重承诺。秋日的涞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清甜。拒马河河面倒映出朵朵白云,跌宕起伏的远山把蓝天映衬得更加明丽。
“过去,由于居民大多靠烧烟煤取暖,一进入取暖季,到处都是刺鼻的二氧化硫味儿,能见度连50米都达不到。这样的场景,一度成为我们这整个冬季的标配。”市生态环境局涞水县分局大气污染防治股股长柴会文回忆起当年的雾霾,仍记忆犹新。
从事环保工作24年,柴会文经历过蓝天一度消失的过往,也参与过企事业单位“拆锅炉”行动和城乡气代煤、电代煤工作。这些年,眼见天地一天天清朗起来,柴会文的心里甚是欣慰:“现在,即使到了冬季,蓝天仍然会一如既往的清澈。”
“大气污染源不只是燃煤,粉尘也会增加PM2.5的分量。”该局执法中队中队长张亚辉告诉记者:“我们全县原来有335座百姓自建的石灰窑,每天不仅要燃烧掉近20吨煤,石灰装卸时的扬尘也成为大气污染源之一。每次从建材产区经过,都能看到地上落的10多厘米厚的灰粉。”
保护生态环境,治标更要治本。2013年,涞水县痛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关停了全部石灰窑。近年来,通过采取工业炉窑深度治理,秸秆垃圾禁烧管控,扬尘污染综合治理,机动车污染管控,VOCs达标排放集中整治等一系列措施,涞水县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青山绿水一片蓝,已经成为生态涞水的亮丽名片。
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是涞水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又一亮点。为有效治理生活垃圾污染,2017年11月,涞水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开始正式运营。到了2021年,在原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环卫一体化又向公路、乡村连接路、学校、卫生院、集贸市场、河道等区域进一步延伸拓展,进而实现了县域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
“废物可以变成资源,垃圾也能成为资源。治理也是利用,是一个变废为宝的过程。”市生态环境局涞水县分局固废辐射股股长张伟这样认为。
为提升农村生活垃圾转运效率,该县共建设了13座生活垃圾中转站,配置垃圾转运车13辆,垃圾清运车136辆,垃圾箱(桶)2982个,人力三轮车清运车586辆,保洁员1044名,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每年清理生活垃圾总量达到5.5万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这些生活垃圾被运送至附近垃圾中转站后,经压缩处理再集中运送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让垃圾发挥余热、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