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是江南美食之材,有“居不可无竹,食不可无笋”之说。蔬菜型竹笋主要包括刚竹属、慈竹属、莿竹属、苦竹属等的个别品种。
刚竹属品种的竹笋有生长于长江流域的毛竹和淡竹的竹笋,以及生长于长江流域及黄河下游的斑竹。还有其他地方生长的刚竹、早竹、石竹、乌哺鸡竹、白哺鸡竹、水竹等的竹笋。
慈竹属品种的竹笋有生长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的麻竹竹笋,以及绿竹、大头甜竹、慈竹、梁山慈竹的竹笋等。
竹属品种的竹笋有生长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的莿竹竹笋,以及车筒竹竹笋。苦竹属品种的竹笋有生长于东南沿海的慧竹竹笋等。
春笋,一般来说2月-5月份上市的竹笋都可称为春笋。立春后踩挖的笋,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又被称为“山八珍”。
竹笋,因其各个部位鲜嫩程度不同,可分档食用。 底部笋肉偏白,且笋节较稀疏部分属于根部,相对比较老,适合煮、蒸、煨以及同猪肉、鸡肉等一起煲汤,吸收了肉汤的精华,味道肥美。 中间部分笋节紧密,颜色偏嫩黄,则口感脆,适合切片或切丝,拿来炒肉丝、腊肉或作为菜肴的配料都很不错。 最精华的是头部笋尖,最为鲜嫩,拿来炒蛋,清甜味鲜,作为肉丸、馅心的配料则清脆可口。